肺癌在我国及全球范围内均高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,基于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背景下,加强国际间肺癌诊疗团队间的合作与交流、促进全球肺癌诊疗水平提升尤为重要。5月17日,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“肺凡领航 医路同行”国际肺癌诊疗发展交流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。来自西班牙、印度尼西亚的肺癌医疗团队走进上海市肺科医院,进行了实地访问交流。在上海市肺科医院资深专家团队的陪伴引导下,参访团成员们详细参观了医院的胸外科、肿瘤科以及放疗科等多个肺癌诊疗相关的核心科室,就此展开交流研讨。
学术会议伊始,上海市肺科医院张鹏副院长对来自西班牙、印度尼西亚的肺癌医疗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,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历史与发展。
来自胸外科的赵德平教授表示,这次一带一路肺癌诊疗交流活动,不仅是对医学知识的交流,也是对全球肺癌诊疗经验的共享。希望通过这次交流,推动肺癌治疗策略的创新和进步,进一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。对于早期肺癌的治疗,赵德平教授以“精准”二字概括:术前要进行精准判断,术中要精准定位、精准切除,术后可以通过靶向、免疫等药物精准治疗降低肿瘤的复发扩散。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,目前,术前也可以通过新辅助治疗缩小肿瘤体积,降低分期,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。
肿瘤科主任任胜祥教授表示,一带一路的国家与地区之间肺癌诊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,从研究治疗方面来说,一带一路的步伐将会极大促进国际间肺癌诊疗水平进步。目前我国在上海、长三角地区建立了国际医疗示范区,很多新技术、新药物、新治疗手段都会率先在示范区进行使用。方便了许多在中国工作的国际友人就医,也体现了我国在医疗水平方面的巨大进展,这一行动也将使全球的肺癌患者受益。未来,上海市肺科医院也会基于一带一路的带领,和国际间开展更深入、更具体的交流合作。
放疗科主任许亚萍表示,这样国际团队间的交流与合作,既促进我们在医疗水平方面进一步提高和完善,又能够将我国先进的技术拓展到全球范围,扩大国内医疗系统的影响力,帮助到更多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。此次大会还讨论了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,许亚萍教授介绍,III期肺癌是异质性非常大的恶性肿瘤,目前开展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生存期进展。对于原来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,还可以进行根治性放疗。现在,放疗的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,更加精准且副作用小,目前临床也正在探索放疗联合外科手术的治疗模式,希望能给患者带来更多好消息。
肺癌MDT模式集合多学科诊疗优势,在给患者提供综合性、个性化的综合诊疗方案的同时,显著减少了患者在各科室间辗转排队、重复挂号、缴费等繁琐流程,极大提升了就医效率和患者体验,是现代国际医疗领域广为推崇的领先诊疗模式。在大会上,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专家分享了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(MDT)模式在其国内的最新发展动态与实践成果,她表示,目前我们在肺癌管理上主要是MDT管理,我们医院大概在2016年开始多学科管理,肺科、放射科、胸外科、病理学科、放射肿瘤科等多个科室的医生共同参与合作,并定期进行讨论,提高肺癌患者的病程管理质量。
近些年,在肺癌诊疗领域,机器人辅助与联合治疗逐渐崭露头角,为肺癌患者带来明显生存获益,在大会现场,上海市肺科医院的专家对“机器人辅助单孔解剖性肺手术”和“放疗联合治疗用于NSCLC的研究探索”进行深入解读,为与会者揭示了这一前沿疗法的最新进展与潜力。同时,中外专家围绕肺癌MDT诊疗进行了一场前瞻性的对话,探讨关于肺癌的诊疗策略与多学科协作(MDT)的重要性,并就如何更高效地整合外科、放疗、内科、病理及影像等多个学科的专业力量,实施从诊断到康复的全病程精细化管理,提出了见解独到且实操性强的建议,旨在为肺癌患者打造更为个性化与全面的治疗。
此次“肺凡领航 医路同行”国际肺癌诊疗发展交流活动从国际化视野出发,结合双方本土指南及国际先进诊疗经验,将进一步推动国际肺癌诊疗水平全面提升。相信在各国肺癌专家学者的努力下,随着肺癌诊疗领域的不断进步,肺癌患者将不再“谈癌色变”,真正实现标准化诊疗、慢病化管理和高质量生活。